首页 | 社区 | 博客 | 招聘 | 文章 | 新闻 | 下载 | 读书 | 代码
亲,您未登录哦! 登录 |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编程爱好者网站新闻 - 正文
 
 

综述:国内软件发展淘金时代

2239 次阅读 | 发布时间:2005-06-17 | 向本站投递新闻
打印文章
  文/融春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就已经开始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六七十年代,我国自主研发的DJS-100系列计算机兴盛一时,与之配套的国产软件也随之发展起来,这些软件直至80年代中期仍有一些单位在使用。

  在1984年之前,软件既很少为国人所知晓,在概念上也比较模糊。

  从1984年开始,人们心目中对软件的认识日渐清晰,但作为一个产业来讲,其规模却依然非常渺小。国内直到90年代末期才有独立的软件产业统计数据发布,因此20年前它的产值、利润是多少无法得知。

  但是就在1988年,求伯君凭借一人之力开发出文字处理软件WPS,上演了软件开发史上个人英雄主义的神话。在1994年前,WPS一统天下,占据了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市场,还远销港台地区。WPS加五笔字型形成了个人电脑中文字处理软件的代名词。

  所谓“物以稀为贵”,市场环境是营造软件暴利的基础和根源。在当时,能够赚取超高利润的远不止一个CC-DOS,一切与系统汉化及汉字输入有关的软件或硬件(如汉卡)都价格不菲,而几乎所有应用软件的售价都在数百、上千元,而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也只有几十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软件的“淘金时代”,它造就了一批后来成为国内软件业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这些企业就是今天的方正、金山、中软、用友和东软。

  然而微软,这位世界软件霸主94年进入中国软件市场后,给刚刚尝到甜头的国产软件厂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国内盗版软件的横行,又使得本来已经阻碍重重的国产软件发展之路,更加迷失了方向。许多虽然曾经显赫于一时国产软件厂商,就这样被历史的大潮淹没。

  软件政府采购——国产软件的“回魂丹”

  随着国务院18号文件和四部委有关“政府部门应带头使用正版软件”联合通知在2001年颁发后,各地政府纷纷开始大规模采购正版软件,无疑给了在“盗版”和“垄断”夹缝中苦苦挣扎的国产软件厂商一颗“回魂丹”,其中收益最大的就是金山公司,北京、浙江省、江苏等地的政府机关分别与金山公司签订了采购合同。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每年的软件政府采购,国产软件都能够获得相当的份额。这也使得国产软件厂商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永中、中文2000等办公软件厂商应运而生。

  2004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美,就中美贸易进行磋商,其间向美方做出的允诺之一,就是在2004年年底之前让中国中央和省级政府完成所用软件的正版化。

  吴仪从美国归来后,召集专家讨论全面实施正版化的问题,结论是国产软件是可以部分代替外商产品。

  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地方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要求到2004年底前,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地方政府地市县级机关部门则在2005年底前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

  这是微软中国的一大机会。毫无疑问,中国政府机构的正版化工作将关系到微软中国2005财年和2006财年的业绩(微软财年从每个公历年的7月1日开始)。这不光考验陈永正的销售能力,更将考验这位专管中国区事务的微软副总裁是否有足够的政府公关能力。

  在软件政府采购中屡次受挫的微软,似乎终于在2004年底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中找到了失去的“尊严”,可是之后来自媒体以及各方面的舆论抨击和猜测,使得本来扑朔迷离的省级政府采购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于是就发生了原科技部副司长李武强以个人声明《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捍卫〈政府采购法〉尊严》炮轰北京市政府的一幕。

  国产软件真的能用起来

  当2005年省级政府采购落下帷幕时,信息产业部对外公布了省级政府采购的统计数据, 国产软件在省级政府采购中占据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来自第三方媒体Chinabyte天极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套数计算办公软件采购总共约12万套,其中金山软件公司WPS Office占49.42%,微软公司MS Office占据30%,国内其他办公软件厂商瓜分了剩余的约20%市场份额;操作系统按套数计算总共采购约11.5万套,本土软件有4.5万套,占总数的39.2%;杀毒软件约12.2万套,其中本土软件11.8万套,占总数的97%。

  省级政府采购的最终结果并没有像媒体普遍猜测的那样,认为微软会在2004年到2005年政府软件采购中扭转颓势。事实证明国产软件依然是政府软件采购的绝对主流,虽然根据媒体的统计数据,所有采购软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省级软件政府采购共花费2.5亿元,其中用于购买国产软件的只有6120万元,仅占总经费的24%,但这是国产软件打破微软在中国市场长期垄断迈出的的第一步,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财政资金。

  三年前,北京市政府全面采购国产软件得到了媒体以及大众的很高评价和支持,同时对微软中国的业务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然而由于多年来微软在市场上的垄断造成了很多办公习惯上的垄断,国产软件的应用也因此遭遇了难堪,很多使用国产Linux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政府办公人员,又私下装上了盗版的Windows和MS Office。

  三年后的省级政府采购中国产软件依然得到很高的关注和评价,但是关于国产软件能否真正在政府机关应用起来的问题,再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讨论。

  2005年,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在到访珠海金山软件。当他看过新版WPS Office 2005的演示后,立即表示WPS Office在微软不开放源代码情况下,实现对MS Office的兼容,这本身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技术突破,同时WPS Office在操作习惯上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这完全表示国产办公软件在技术上丝毫不逊于微软,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政府办公和个人用户的需求。

  国资委作为WPS Office的多年用户,对于WPS Office的评价就是“WPS Office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是一款不断进步的优秀的国产软件。”

  不仅如此,以金山为代表的国产办公软件,在桌面办公方面扩大应用的力度同时,通过将桌面办公和OA办公自动化系统整合等方式,开拓更加宽广的应用领域。2005年5月,在浙江省召开的OA二次开发垦谈会就是国产办公软件在应用方面的一次突破。

  国产软件目前最需要的或许就是广大用户的了解和认识。中科红旗总裁赵晓亮分析当前用户对国产软件的不信任感就是:国产软件就是不稳定、不可靠。“说到底是个心态的问题。”

  “政府采购只是给国产软件一个机会,至于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在市场上能走多远,用完之后才能知道。”金山公司副总裁葛珂也表示。

  同时,对于“选择国产品牌是否在保护落后”的疑问,北京市政府科学技术委员会俞慈声副主任也曾公开表示,作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将在2年以后再谈判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在没加入该协议之前,都对本国IT产品进行采购方面的优先政策。中国没加入该协议之前,将维持目前的优先国内产品的策略。政府采购决不是“保护落后”,政府采购的出发点仅仅是节约财政资金,不是保护落后。

  据信产部有关数据统计,1992年我国的软件产业销售额仅为43亿元,1999年软件产业总额为440亿元,2000年为593亿元,2001年达796亿元,2002年为1100亿元,2003年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据信产部最新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为 4200家,销售额超亿元的有十几家,登记的软件产品达9830个,共有各类软件从业人员近50万。

  今年4月28日,信产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丁文武在2005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说,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为2300亿元,比五年前增长了2.8倍,已经超过了印度和韩国。

  微软“兵败上海”事件回放

  提到这次宁波市换装WPS Office,就不得不提2003年微软“兵败上海”的事件。

  2003年8月,金山召开WPS2003的换装大会,宣布将为包括国务院采购中心、商务部、外交部、安全部等15个政府机关提供金山办公软件免费升级服务。

  在换装大会之前,《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称,“上海市教委一位人士透露,微软(中国)于4月份曾发函上海市教委,其内容为:MS Office的客户名单中没有大部分上海市中小学,然而在《信息科技》教材中却有大部分MS Office内容。微软认为上海市的这些中小学都在使用盗版的MS Office产品,并据此要求上海市教委立即采取措施,购买正版的MS Office产品。

  文中还进一步透露,“微软的政策引起了上海市中小学及上海市教委的强烈不满:在上海市所有中小学机器上卸载MS Office,转而采购国产软件WPS Office;上海市2000多家中小学从新学期开始将使用全新的《信息科技》教材和配套的教学软件环境,新软件不再是MS Office,而是金山的WPS Office。”

  该文同时以《上海市教委紧急应对,微软教育采购梦断上海》为小标题:“5月15日,上海市教委给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发出一份紧急通知,其主要内容一是卸载MS Office,二是Office课程改成选修课。”但事实上,微软早在4月份就曾发函上海市教委,要求上海市教委采取措施,让这些中小学购买正版的MS Office产品。

  谈判中,上海市教委表示教育经费有限,除了一次性购买许可证,还希望微软方面提供比较便宜的后续升级服务,双方就此无法达成一致,直接导致了微软"兵败上海"事件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微软的中国总部在上海,之后微软中国将总部迁到北京。

  2004年陈永正走马上任担当微软中华区总裁,微软开始改变了对中国政府的策略。陈永正个人非常低调,但是其频繁的开展政府公关,目的不言而喻。同时微软居高不下的价格体系,也在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国产软件高性价比的激烈竞争下开始出现松动。所以2004年北京市政府采购事件,应该是微软“志在必得”的。如果2001年政府采购刚开始时,微软还略有不屑,那么当2004年90多亿的政府采购蛋糕摆在面前时,微软终于低下了他高傲的头。

  如果说2003年上海市教委全部卸载MS Office换装WPS Office 2003,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对WPS Office强烈的民族情结,那么这次宁波市政府的全面换装WPS Office则更大程度上是对WPS Office充分满足了政府办公应用的肯定,更是软件政府采购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具有标志性的一步。

  2005年地市级政府软件采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下一个“宁波市”会在哪里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