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博客 | 招聘 | 文章 | 新闻 | 下载 | 读书 | 代码
亲,您未登录哦! 登录 |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编程爱好者网站新闻 - 正文
 
 

评论:软件外包需内外兼顾

2229 次阅读 | 发布时间:2004-10-10 | 向本站投递新闻
打印文章
  东软集团董事长、总裁 刘积仁 

  在10年前,对国外客户来说,把软件开发拿到中国来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对中国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实力和软件质量的巨大疑虑让他们止步不前。但随着过去20年间中国向国外进行了多方位的硬件输出,国外客户渐对“Made in China”建立起了信心。同时,很多进入国外企业进行软件开发的海外华人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也给了这些企业巨大的信心,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近年来国内企业接手海外软件外包业务的高潮。

  但从宏观上看,中国软件外包业务主要还是来自国内客户,这一点通过与国际软件外包巨头印度的比较就能够看出。两者间的不同在于:中国的眼光更多关注于国内,而印度则较重视国外业务。去年,中国软件产业的总体规模比印度高出30亿美元,但外包业务中仅有10%来自国外,而印度90%的软件份额来自国外。所以,目前印度在国际软件外包界的品牌已经建立起来,而中国在此方面的形象塑造还需要继续努力。

  金融、电信、政府、制造等行业的客户是国内市场的主要发包者,他们目前已经开始接受“外包”的概念和做法,愿意将IT业务、软件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所有IT业务都是通过外包实现的,现在金融IT也在研究外包。这样看来,未来国内的外包业务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首先,从市场看,国内制造业的繁荣正在拉动IT服务的发展;其次,人才教育体系的健全会持续地为中国软件外包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备支持;另外,国内企业对外包理念的深刻认同也会逐步给予软件外包业新的机会。

  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拓展国际软件外包市场。日本外包市场是国内企业都很看好的市场,原因在于文化的趋同,就像印度更多地是占有欧美的外包项目一样。中国人能认识30%的日本字,而两国语言不同的工程师通过一支笔、一张纸写字就能实现沟通;如今欧美在华研发中心事实上也都是和国内研发机构合作完成的。未来的5~10年,中国将成为软件外包的核心国家之一。

  目前在外包市场上,各个外包服务商在报价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有人提出应该由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站出来制定价格体系,以规范市场环境,我认为如果能实现固然很好,但在现阶段这一想法还不现实,现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不能统一定价。因为定价方式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对客户服务的水平,现在客户更注重的是与外包服务商建立长久、持续的合作关系,而不是“Case by Case”的。现在东软的定价很“高”,但客户仍然能够接受我们,因为客户知道我们的定价是合理的,是和他们共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