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懿
上海软件产业已经逐渐确立起了自己的明星,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企业已经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角。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市经营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达到26家,经营收入占据全市软件业的半壁江山。而在最近出台的全国重点软件企业名单中,上海有21家上榜,比去年增加了40%,总量占全国的12.2%,位居全国第二位。
据了解,2002年,上海软件产业收入过亿的企业为23家,收入占全市的比例不到40%。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上海软件产业的经营收入增速达到65%,由此推算,去年上海软件企业的“亿元户”收入增速超过100%。可以说是“明星味道”十足。
再看“国家重点软件企业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审核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入选者可以享受到减按10%的所得税税率,四部委对此审查严格。按规定,只有三类软件企业有资格申报,包括:
1、软件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软件企业;
2、软件年出口额超过50万美元,且出口额占年营业收入50%以上,或出口额占年收入70%以上的软件企业;
3、符合国家软件产业投资指南,在某些软件重要领域销售收入列前五位(本地前五名也可推荐)。
据介绍,在上海“光荣上榜”的21家企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口型企业。在全国入选的30家中,上海占到了12家,比例达30%。实际上,去年上海软件业的出口额达到了2.65亿美元,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专家分析说,上海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明星企业”的不断涌现,原因有三:
一是整体环境趋好,政府的产业导向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电子政务的投资也给产业注入了相当的活力;
二是软件企业本身通过发展,竞争实力得到增强,去年,上海通过或即将通过CMM认证的软件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
三是国际上软件外包的趋势日益明显,本地软件企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