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在IT领域自主地发展,有关专家建议——培养有创新能力软件人才
文/本报记者 姜澎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IT全球竞争力战略和IT培训解决方案”座谈会上,一些专家提出,软件人才将是今后几年中的热门人才,但是软件人才的培训不应该仅仅只是培训对某种产
品和技能的熟悉程度和熟练运用,而应着眼于整体提高软件人才的素质。这个问题不解决,软件人才的培养体系就不健全,势必影响我国今后软件产业的宏观发展。
目前社会上有不少软件人才培训班,采取的都是教材加电脑的落后教学方式。除了理论教材落后、老师通常只会用中文教授电脑而不用英文教授电脑外,一些软件资格证书所认证的也仅是培训人员对某些公司软件产品的熟练运用程度。来访的印度NIIT集团的IT人才教育专家P·Rajendran认为,这只能培养出单纯的只有编制某些程序技能的软件人才,而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软件人才。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软件人才短缺,尤其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高端领域如程序分析、系统设计和集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在国外,软件人才的培训大多数采用的是以软件人才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整个学习过程是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中首先提出一个IT行业或者工业界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由教师系统地用他的推理和计划编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对学生提出类似的一个实际问题,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解决,最后学生必须独立地解决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沪参加座谈会的专家们认为,现在中国共有一万多家企业在从事软件开发及相关业务,但目前全国的软件人才总共才只有50万人左右,而其中的高端人才所占的百分比更是少之又少。现在更应该重视和加强软件高端人才的培养,而不是大家都一窝蜂地搞各种考证的培训。专家们建议,可以通过对国内一些软件项目的开发来培养中国自己的软件高端人才,从而提升软件人才的实际经验值,否则中国的软件行业无法自主地得到发展。